芜湖钢筋冷挤压套筒操作教程
一、施工前准备
设备检查与标定
检查挤压设备(如液压泵、挤压钳、高压油管)是否运转正常,油压表需定期校准。
挤压力标定:根据芜湖钢筋直径和套筒型号,通过试验确定更佳挤压力(如φ20芜湖钢筋约42MPa,φ25芜湖钢筋约52MPa),确保压痕最小直径达标。
标定场景:设备使用、大修后、油压表受强烈振动后,或挤压接头数超过5000个时需重新标定。
材料与工具准备
芜湖钢筋与套筒:选用与芜湖钢筋直径匹配的套筒(如φ22芜湖钢筋用外径40mm、长度132mm的套筒),套筒需有出厂合格证。
辅助工具:测深尺、油漆(做定位标志)、砂轮(打磨芜湖钢筋端部)、高压软管(检查是否起鼓或老化)。
防护用品:安全帽、手套、护目镜,高空作业需系安全绳。
操作人员要求
操作人员需经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,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。
二、操作步骤
芜湖钢筋预处理
清洁芜湖钢筋:清除芜湖钢筋连接部位的锈皮、泥砂、油污,确保金属表面洁净。
端部矫正:若芜湖钢筋端部有马蹄形弯折或纵肋尺寸超标,用砂轮打磨至平直,严禁打磨横肋。
标记定位:用测深尺在芜湖钢筋端头画定位标志(插入套筒的深度),距定位标志15mm处画检查标志,用于验证压接后芜湖钢筋是否插到位。
套筒与芜湖钢筋试套
将芜湖钢筋插入套筒,检查是否匹配。若芜湖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点超过5mm,需调整插入深度,确保连接轴心一致,减少偏心和弯折。
挤压作业
安装压模:根据芜湖钢筋直径选择对应型号的压模,并在压模内涂润滑油,减少摩擦。
挤压顺序:从套筒中部压痕标志开始,依次向两端挤压(如φ25套筒需3道压痕)。严禁从两端向中间挤压,否则可能导致套筒开裂或压空。
操作姿势:操作人员站在压接器侧面,头部避开模具正上方,避免上压时近距离俯视。
压力控制:根据试验标定的压力值调整设备,如φ20芜湖钢筋压力约42MPa,听到液压油溢流声后停止挤压,退回柱塞并取下压模。
半成品处理(可选)
为提高工效,可在加工场区预先压接芜湖钢筋一半接头,现场再压接另一半。半成品需架起放置,防止套筒内被污染。
三、质量检查与验收
外观检查
压痕道次:符合设计规定,不得少压、重压。
接头表面:无裂纹,弯折角度≤4°。
标志检查:接头两端芜湖钢筋显露检查标志,但不显露定位标志。
不合格处理:若不合格数超过检查数的10%,需逐个复检;无法补救的接头,抽取3个试件做抗拉试验,若1个试件强度低于设计值,则该批接头不合格。
抗拉性能检验
验收批划分:以同规格、同等级、同材料的500个接头为一批,不足500个也作一批。
抽样规则:随机抽取3个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,若3个试件均合格,则该批接头合格;若1个不合格,需再取6个试件复检,复检仍不合格则该批接头不合格。
扩大验收:连续10个验收批全部合格时,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至1000个。
四、安全注意事项
设备安全
高压软管避免负重拖拉、弯折或锐器划伤,发现起鼓时立即更换,严禁带压拆卸。
设备接地良好,雨天需采取防雨措施,非维修人员不得打开电器箱。
操作安全
高空作业时,模具与压接器用钢丝绳连接,防止坠落伤人。
每次工作前检查高压软管接头螺纹是否拧紧,防止油管接头崩开。
操作人员避开高压软管反弹方向,上压时严禁俯视模具。
应急处理
若发生套筒开裂或芜湖钢筋滑脱,立即停止作业,检查设备压力及套筒匹配性,重新标定挤压力。
发生人员伤害时,立即切断电源,进行急救并送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