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技术资讯 > 技术文档

冷挤压套筒工作原理

时间:2025-08-16 分类:技术文档

  芜湖冷挤压套筒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芜湖冷挤压机径向挤压连接套筒,使其产生冷塑性变形,箍紧带肋钢筋,利用变形后的套筒内壁嵌入钢筋肋间的凹槽,形成机械咬合,从而传递钢筋的轴向应力荷载。 以下是具体说明:

IMG_2178 拷贝.jpg

  一、工艺原理详解

  机械咬合机制

  芜湖冷挤压套筒连接的核心在于通过塑性变形实现机械咬合。挤压过程中,套筒内壁嵌入钢筋的横肋与纵肋间隙,形成“楔形锁紧”效应。这种咬合方式使接头抗剪强度达到母材的1.1倍以上,且不受钢筋可焊性限制,适用于抗震要求高的结构。

  应力传递路径

  钢筋轴向力通过以下路径传递:

  钢筋肋与套筒变形层的剪切力:变形后的套筒内壁与钢筋肋形成紧密接触,剪切力沿钢筋轴向分布。

  套筒的环向约束力:套筒径向收缩产生的环向拉应力,进一步增强对钢筋的箍紧作用。

  二、关键操作要素

  挤压顺序控制

  从中间向两端挤压:避免从两端向中间挤压导致的套筒开裂或压空。例如,Φ32钢筋需分6道挤压,中间两道压力需比端部高3~5MPa,以补偿金属变形拘束力减小的影响。

  压痕对齐:使用压模上的分格标志与套筒压痕位置对齐,确保压痕均匀分布,避免局部应力集中。

  插入深度与轴线校准

  定位标记线:钢筋端部需刻划定位标志(距端头10mm)和检查标志,确保插入深度准确,防止压空或钢筋伸出套筒。

  同轴度控制:连接时钢筋轴心与套筒轴心偏差需≤2°,否则需矫正钢筋端头或切除弯折部分。

  设备参数标定

  挤压力校准:油压表读数偏差需≤2.0MPa,回程油压严禁>5MPa,防止活塞无法回程到底或套筒反弹。

  压模匹配性:压模宽度、压痕直径需符合接头技术参数,例如Φ25钢筋套筒挤压后长度应为原长的1.10~1.15倍。

  三、材料与设备协同要求

  套筒材料性能

  选用适合压延加工的钢材,实测屈服强度≥235MPa,抗拉强度375~500MPa,伸长率≥20%,确保挤压后无肉眼可见裂缝。

  挤压机性能

  额定工作压力:50~100N/mm²(超高压),额定挤压力750~1000KN,可满足Φ16~Φ40钢筋连接需求。

  液压系统稳定性:高压油管需避免打死弯,操作人员需避开反弹方向,防止液压油喷溅伤人。

  四、应用场景与优势

  复杂环境适应性

  适用于水下、高空、倾斜等场景,如隧道衬砌环向主筋连接,无需明火作业,避免焊接产生的烟尘与火花。

  成本与效率平衡

  材料节约:无需对钢筋端部进行镦粗或切削,减少加工量。

  设备投资低:现场仅需挤压机、油泵等小型设备,功率较小,电耗较焊接降低30%~50%。



TAG: 冷挤压套筒, 工作, 原理, 工艺, 操作, 材料, 应用场景,
热门推荐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3561208822

微信咨询
返回顶部